8月27日,香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德军深入到蒋辛屯人民法庭,以一名普通法官助理身份体验基层工作,查阅开庭案件的诉讼材料,组织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处理收集诉讼保全案件材料,撰写裁定书,通过电话做当事人调解工作等等……
“香河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伴着一声庄严的法槌声,9月2日,李院长亲自担任审判长,运用远程视频网络连线看守所,审理一起过失致人重伤刑事案件,并在中国庭审公开网进行网络直播……
以上镜头是香河法院开展“五个一”活动的真实片段和缩影。
“五个一”活动是市中院党组倡导的法院领导干部必须完成的五项具体工作。近一段时期,香河法院围绕市中院“五个一”活动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高位认识,将其作为转变作风的一次大检阅,从推动市中院“三个结合”、“三项工程”和七项重点工作的深度和全力为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的高度,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全方位“把脉问诊”。坚持立足群众司法需求,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实事,解难题,“五个一”活动开展丰富多样,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五个一”活动起始是廊坊中院对基层法院院长提出的创新工作举措,旨在发挥领导“示范力”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破解困扰群众在诉讼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工作质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工作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必须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出实招、办实事,努力践行“五个一”部署,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把审判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审判各个方面。对此,香河法院党组有清醒的认识。此项活动部署后,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迅速部署,从自身做起,以“牵引力”作用,不断推动活动进展。围绕“人民群众得便利、全体干警受教育、审判质效有提升、工作起步有靓点”目标, 把开展“五个一”活动同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同市委开展的“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体验调研月活动以及市委政法委“筑平安勇担当、护发展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强化办案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将由院长职责拓展延伸到到其他院领导,所有院领导也参照上述要求开展工作,进一步细化“五个一”措施,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检验活动成效,各项工作均呈现出良好态势,实现了整体工作新跨越,优化了政治生态、提升了办案质效、打造了品牌亮点。
截止目前,该院院领导主持庭审45次,破解落后指标或与落后指标相关问题6个,解决影响执法办案难题或给一线办案人员办实事24件,深入法庭或业务部门当助理做基础工作8人次,征求5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意见,接待信访当事人近40余人次,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服务大局“勇担当”
该院班子成员主动当好“一盏灯”和“一扇窗”,以更高的标准谋划法院发展,谋在先、干在前,在认清大势、辨明形势中凝聚优势、打造胜势,迎难而上,身先士卒,发挥好“头雁效应”,切实为干警树表率,为司法铸公信。班子成员善于在服务保障中心工作办大案、处急事、破难题、中练就担当的宽肩膀和成事的硬本领,努力提升自身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坚决做到勤政和廉政、干净和担当的统一。
该院紧紧围绕聚焦上级法院及地方党委政府对法院工作的目标要求,聚焦县委、政府重要安排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咬定目标、接续奋斗,汇聚起强大正能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司法智慧。在京唐高铁建设、北运河通航工程建设、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上优化服务,强化举措,提供保障,以实际行动体现司法担当。尤其在“筑平安勇担当、护发展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中,围绕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及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强化审判指导、依法履行职能,完善工作机制、锐意改革创新,为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创建“协同发展示范区、绿色活力幸福城”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该院深入开展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重点整改执法不规范等不良作风,完善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清理涉企积案,提高涉企合同案件办理质效,全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该院民商事案件结案率超过75%,案均审理天数不足30天,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扬。
整合职能“求突破”
审判执行是人民法院的主责主业。该院立足新发展阶段,系统谋划、统筹兼顾,攻坚克难,不断打造出新经验、新亮点,主动推动重点工作好快强。
班子成员以“一盘棋”思想,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落实院庭领导带头办案的工作要求,敢于啃“硬骨头”,积极带头审理重大、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注重庭审效能的引导和发挥,切实提高案件审理效率,形成示范效应。院长李德军到香河任职后,主动亲临执行一线,加强执行工作研判,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尤其在在执行联动机制建设、执行“人难找”、启动网格员等方面高站位推动,把关定方向,增强了指导、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力地促进了执行工作“切实向解决执行你迈进”目标。他重视人力效能的聚合,关心关注年轻干警的成长进步,培养和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并和普通干警一起加班加点撰写文书材料、研究工作,给班子做示范、给干警树信心。
该院瞄准全年结案率目标,将19项审判质效指标分成4大类,将每类指标责任到人,逐人逐案制定结案计划。从院领导到员额法官再到书记员层层有任务,人人抓落实,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密切配合,高效运转。由政治部会同审管办完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管理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晋级提升、评先创优相结合,树立以实绩论成绩的用人导向,解决考核引领作用发挥不好问题。
为充分发挥调解在审判体系中的先导作用和独特优势,该院立足工作实际,加强法庭建设,优化法庭设置布局,将原8个特色法庭定位为工作站。同时,充实调整法庭人员,充分发挥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作用,在指导民调、多元调解、创建无诉讼乡镇村街社区、保障乡村振兴等方面履职尽责。以道交案件调解为突破点,加强与交警部门、司法行政机关、保险行业协会的沟通配合,推动道交纠纷解决,促进了社会和谐,重塑新时期、新格局下赋予新内涵的“廊坊经验”,打造了调解经验的“香河模式”。
便民暖心“解难题”
该院将为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及各项工作的“试金石”,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该院不断优化诉讼服务,深入推进“一站式”现代化诉讼服务和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网上庭审等工作,持续优化“一网通办”诉讼服务体系。扩展网上、掌上诉讼服务,实现立案、咨询、查询、联系法官等一号通办、一网通办。12368诉讼服务热线响应率100%,24小时内办结率100%。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导诉台,对到现场要求立案的当事人专人一对一指导。通过诉讼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常用立案及司法服务清单,当事人不用往返法院,动动手指即可享受到从立案到庭审的现代化、便捷化诉讼服务。
围绕“民有所呼、我有所为”,该院班子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完善人大代表监督评议制度,加强律师代理申诉和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164名陪审员今年以来参与审判、调解、见证执行等300余人次350件,最大限度为参与司法提供便利,积极促进司法专业化与司法大众化的广泛融合,以开放、监督和参与为根本,以开放促公开,以公开强化监督,以监督促审判执行高质量发展,切实推动司法领域全过程民主落地开花。
开展班子“大调研”活动。院长带头,班子成员分批分层次,利用10天左右时间,实地走访喜临门家具公司、一城酒业等县域纳税大户企业,征求企业意见建议,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建立工作台账,提供更加精准的司法服务。走访、调研全县20家重点企业,并深入到部分乡镇中小学校开展送法进学校活动,发放《民法典》《企业风险防范100问》等书籍200本,征求意见建议18条。
开展班子“大排查”活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深入民营企业、当事人家中,通过回访服务对象、走访特殊群体、困难企业、困难群众、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了解掌握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群众。
香河法院通过在领导干部中深入践行“五个一”活动,在服务市县大局、抓好审判执行主业,以及普惠民生等多个层面展现了不同凡响的工作业绩,展示了新的作为和形象,不仅对全市法院今后五年“三三七”重点工作蓄了势,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全市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做“三个排头兵”助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