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文苑 > 文化建设
激活文化活力,绽放法院光彩
——创新三步走,大城县人民法院倾力打造“平舒法桥”法院文化品牌
  发布时间:2022-09-23 15:53:56 打印 字号: | |

大城县人民法院紧跟时代步伐,找准努力方向,倾力打造“平舒法桥”法院文化品牌,激活文化新活力,绽放法院新光彩。

大城县历史文化悠久,汉置东平舒县,后周改名大城至今,以人性平和宽舒著称。大城法院以本土纯朴地域特色“平舒”为元素,紧紧围绕“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创新打造“平舒法桥”法院文化品牌,全力将“平舒法桥”文化内涵深刻融入大城法院文化建设的谋篇布局中,用文化实力促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广大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搭建起“法治桥梁”。

坚持思想引领,在夯实根基中探索新模式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大城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司法传统,增强法治担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目标,维护司法公正,笃行司法为民。在持续深化的理论学习中涵养政治素质,创新学习制度,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制定每月党组理论学习计划、“两学一做”及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计划,实现理论学习常态化、全覆盖。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中锤炼政治忠诚,院党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队伍现状,切实把创新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指导法院工作的生动实践。

公生明,廉生威

大城法院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引导、激励、浸润和约束功能,推动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注重日常教育,院领导逢会必讲队伍建设,强调严肃、廉洁、文明执法,定期通报干警违纪违法案例,开展以案为鉴专项教育整顿,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干警筑牢纪律防线。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落实,完善严禁法官与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并规范离任从业等制度机制,严格遵守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持续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专项督查,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开展警示教育,不断扎牢制度铁笼,树立思想防线,在严守一条条防腐拒变的铁规禁令中淬炼廉洁之魂。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城法院主动谋划、精心部署、稳步推进,不断丰富文化供给,充分发挥院妇女联合会及青年联合会积极作用,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激发干警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工作热情。通过举办“庆元宵、鼓干劲、促发展”元宵节主题活动,有效缓解干警办案压力,增进干警感情交流,凝聚奋勇拼搏、攻坚克难前进力量。通过举办“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组织女干警观看影片一-《夺冠》,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丰富干警业余生活。通过举办“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强化干警党性修养,激发工作热情和干事活力。通过举办“喜迎二十大、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组书记讲党课、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加强理论学习、过好政治生日、唱响红色歌曲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通过鼓励青年干警发挥才智,设计“平舒法桥”品牌标志,为法院文化品牌的创建添砖加瓦。

落实物质保障,在自身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润物无声,润心无痕

走进大城法院办公楼,严谨、沉稳、朴素的气息扑面而来,环顾四周,会发现每层楼墙壁都有了变化,为办公楼带来了亮点,增添了色彩。为改善全院干警办公环境,今年大城法院党组推进了办公楼文化建设工程,办公室、政治部牵头规划设计了“法院文化长廊”,120块崭新的展牌悬挂于墙,多角度多层次展示大城法院文化,令干警在工作之余能够时刻跟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深入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涵养廉政文化,用红色精神正心明德。

穿过法院庭院,环境也已焕然一新。按照“合理种植、因地制宜”的绿化原则,院内绿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小花园花团锦簇,灿烂明媚。每天匆匆忙忙的干警,可能没有时间驻足欣赏,但是路过时偶尔一撇,便能缓解紧张心情,抚平烦躁情绪,得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

审判楼是大城法院对外展示的窗口,这里宽敞明亮,将现代化科技化应用到底。楼体以简洁、平实的线条勾勒出威严和大气,大楼两侧设计了对称浮雕,其顶部是象征司法公正的天平,其含义是全院干警携手共创司法公正。大楼立面的玻璃墙犹如明镜,熠熠生辉,将“高堂明镜”的含义寓意其中。审判楼文化长廊,将传统法治文化和现代法治理念相融合,着力营造公正、高效、廉洁、为民的法院特色文化氛围,对干警的思想、行为教育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也使来院办事的当事人和各界人士在走进法院的同时,更深入感受法院文化。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大城法院全面加强图书室建设,旨在充分发挥图书资料在审判、执行、管理和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干警查询法律知识、研讨实务问题、阅读专业书籍提供物质条件。图书室的书籍日渐丰富,图书室的每个角落,都是干警“充电”学习、交流研讨的良好平台;书架上的每本书籍,都是干警丰富自我、提升能力的精神食粮。

党建活动室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密切党群关系,使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促进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城法院以党建模范机关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党建活动室,突出党建引领,为日常开展党性教育、研究党建工作、提高党员素质提供重要活动场所,使党建活动室成为全院干警的党性锻炼之炉、人心凝聚之桥、形象展示之窗。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大城法院高度重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自2019年至2022年共招录公务员24人,40岁及以下青年干警有27人,人才队伍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特点,为法院工作创新发展积蓄了后备力量。着眼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启动“人才”培养计划,紧盯“选、育、管、用”全流程,重点培养“能审案、会调研、能写作、善沟通”的复合型法院人才,切实推动大城法院干部队伍在班子结构优化、人才梯次配备、综合素能提升、后备干部储备等方面更上一层楼。选拔一批学历高、业务精、作风好、后劲足的年轻干警进行重点培养,有意识让他们到重点岗位、艰苦部门、基层一线学习历练,把重要关头、关键时刻作为考察干部的“试金石”,助力青年干警成长成才。关注干警身心健康,强化体育活动基础设施,健身房配备跑步机、动感单车等健身设备,组织开展广播体操健身活动,通过体育锻炼排遣工作压力、增强干警体魄、加强同事交流,增强全院干警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

注重行为塑造,在奋发进取中彰显新风尚

不学礼,无以立

着装得体,精神昂扬,言语尊敬,庭审规范,待人和善,勤慎肃恭,是大城法院干警的日常行为标准。走进大城法院便会被干警们的言行感染,自觉端正态度,积极投入岗位,谨慎对待工作。身尚礼则身正,心有礼则心泰,院内的每一名干警都自觉按照司法礼仪的具体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融会贯通,严格对照并改正自身不足,端正一言一行,注重小事小节,用言行举止充分体现着新时代人民法院队伍的良好职业形象和精神风貌,弘扬司法文明,维护公正权威。

勤耕不辍,精业笃行

“你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导诉台同志的一声声问候令当事人走进大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大厅时感受到温暖。大厅建立了当事人休息区,配备了便民设施,依托信息化技术推进诉讼服务转型升级,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的诉讼服务。调解室里,忙碌的身影,亲切温和的对待一个个问询的群众,细致周到的面对一个个焦急的家属。近年来,大城法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调解优先的“廊坊经验”丰富内涵,在县委领导下,找准传统民风与社会治理的结合点,弘扬浸透在地方水土中的善良、融化到百姓血液中的仁义,“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审判工作实践,创新打造“平纠纷、舒民心、法为桥”的“平舒法桥”多元解纷品牌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破解诉源治理工作难题。

国之大者,长治久安

发挥法院文化辐射作用,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是大城法院文化建设的目标。大城法院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打造“多元调解+速裁”为民品牌,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关爱慰问等志愿服务,致力于将法治思想、法治精神、法治知识广泛传播,坚定站稳人民立场,在践行一个个司法为民的具体行动中锻造为民之魂。开展“宪法宣传周”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大城县中学师生代表走进大城法院,近距离了解法院工作情况,感受司法新气象、新风貌。组织青年干警开展国家宪法日及相关节日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条幅、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现场宣讲法律法规等形式,与过往群众面对面沟通,向群众宣讲宪法知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选派29名中青年法官及法官助理在全县所有初中学校兼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定期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以实现司法服务保障与日常法治教学有机融合、协力推进的普法宣教机制。筑牢学校、村街社区、企业三个“阵地”,深入开展法治宣教、普法宣传,增进人民群众对诉前纠纷化解的法律认同,确保多元解纷取得实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平舒法桥”法院文化品牌还有更多内涵需要被探索与延伸,创新不停,探寻不止,大城法院将坚持党对法院文化建设的领导,秉承“文化兴院、文化立院”的建设理念,立足实际、熔铸特色、打造品牌,紧紧围绕审判执行工作第一要务,恪守司法良知,坚持守正创新,全面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令“平舒法桥”文化品牌的魅力引领大城法院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提升审判质效的强大动力和司法为民的具体实践,推动大城法院各项工作不断向前迈进,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廊坊中院
责任编辑:高佳